一舟集团

首页 > 服务支持 > 常见问题

乌海市教育改革和救助工作基本情况简介

乌海市教育改革和救助工作基本情况简介

来源:欧宝平台    发布时间:2024-09-16 10:46:46 1
  近年来,在乌海市委、市政府的格外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乌海市教育事业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衔接配套、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一起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

  近年来,在乌海市委、市政府的格外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乌海市教育事业处于快速提升阶段,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相互衔接配套、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一起发展的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都有了较大提高。

  目前,全市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106所(含教学点2个),在校生73942人,教职工6252人。其中:幼儿园36所,在园幼儿6446人,教职工659人;小学37所,教学点2个,在校生36312人,教职工2828人;初中23所,在校生19233人,教职工1837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11951人,教职工928人。

  全市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5人,教职工42名;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540人,教职工209人;教师培训中心1所,教职工62名;职业技术学院1所,在校生2792人,教职工199名。

  2002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海勃湾区是全国首批课改试验区。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进一步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改进了教育学生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我市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角色地位、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带动了教学质量的逐步的提升,课改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的高度评价。

  乌海是一个以工矿企业发展而来的城市。从1976年建市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市教育的四分之三由企业和行业举办,涉及的行业主要有煤炭、铁路、经贸、农林、交通、劳动等。九十年代末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乌海市开始着手理顺办学体制,先后将经贸、农林、交通、劳动、铁路、煤炭等行业所办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部归口到市、区两级政府管理。2003年以来,按照“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又先后将农区学校和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归口到区政府直接管理。据统计,在1995年到2005年十年的时间里,乌海市先后把50多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从企业和行业中剥离出来,交由市、区两级政府举办。这么多学校在短时间内交给政府,对于财政收入并不宽裕的乌海来说,其压力可想而知。但乌海市委市政府明白准确地提出,政府举办教育是社会赋予的神圣职责,是政府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可靠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搞好搞下去。办学体制的理顺,为乌海教育的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办学体制理顺后,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办学”的原则,结合新农区建设、矿区采空区治理的有利契机,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乌海市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乌海市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和《乌海市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布局调整的意见》,以区为单位,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先建后撤,科学合理规划,分阶段有步骤实施。近年来,共撤并学校40余所。通过布局调整,撤并了办学规模小、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办学效益不好的学校,变过去同一点上多头办学、多所学校为政府一家办学,总体上减少了学校数量,扩大了学校在校生规模,充分的发挥了办学的规模、质量和效益,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市中小学办学水平趋于大致均衡,推进了教育均衡发展,使广大老百姓受益,享受到了同等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

  乌海市各届、各级领导班子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实现了乌海教育发展史上的新突破、新跨越,为创建和谐文明的新乌海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社会基础。

  在经费投入方面,市区各级财政建立完整经费投入机制,按照《预算法》《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市区两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保证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为我市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较为可靠的资金保障。市区两级财政根据《关于下发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义务教育有关经费参考定额的通知》和《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中小学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合理核定本地区中小学正常运作所需经费,确保我市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

  教师工资由财政部门依据核定的编制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及标准设立“工资资金专户”,通过银行直接拨入教师在银行开设的个人帐户中。教育经费实行了区财务核算中心统管,加强了对学校经费的管理。同时政府还拿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的培训培养。政府还设立了人才教育培训基金,用于鼓励中小学教师参加在职教育硕士学习,毕业后,学员学费予以报销并按月给于一定的津贴。

  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2002至2006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总支出由1.18亿元增加到3.36亿元,预算内教育拨款由9千万元增加到3.05亿元;2001—2006年期间,全市共筹措教育建设资金4亿多元。建成了乌海学院,改善了乌海一中、六中、十中3所公办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项目47个,总投资1.2亿元,新增改、扩建校舍面积12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全部消除。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了校园的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学仪器设施和校容校貌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市2002年启动了教育城域网建设,在投资300万元完成第一期、第二期工程基础上,2007年,市政府拨款100万元用于教育城域网三期工程建设。工程完成后,全市将有34所城区中小学的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育网络中心实现相互连通,资源共享。与此同时,我市远程教育天网工程同步推进,截至到目前,天网工程共投入资金317. 7万元,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41个、卫星收视项目学校38所、计算机教室15间,农村和偏远学校天网工程覆盖率达100%。三区政府用于教育信息技术教育投入达万元,全市有计算机教室间,计算机台,全市中小学的校园网也在加速建设中,如市一中、市六中、职业技术学校等部分中小学已基本完成校园网综合布线。全市中小学现有“班班通”多媒体教室240余套。

  在加快教育技术信息硬件建设的同时,在教师信息技术培养和训练和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市电教馆、远程教育网络中心每年组织中小学教师进行有计划、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培训,使多数教师能利用网络资源备课并开展教学活动。

  从2005年开始,乌海市率先在全市农区、城镇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特殊教育学生中实行免杂费、免课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两免一补”政策,当年惠及学生7637名,“两免一补”总金额为213万元。

  2006年,启动了农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将农区义务教育全面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惠及农区所有学校3998名学生,当年经费补助金额365万元(包括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242万元)。

  2007年,乌海市第五次党代会首次做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即对全市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56000多名学生实行“免杂费、免书本费、免作业本费、免食宿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四免一补”政策,从而使乌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这一政策的实施,是乌海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体现了乌海市委、市政府对民生和教育公平的格外的重视,体现了乌海推进“科教兴市”战略和优先发展教育的魄力和决心。同时,乌海市又开始着手制定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零收费”政策,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所有收费项目,从根本上治理教育乱收费。

  2008年,又免除了低保家庭学生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的学杂费、住宿费、教材费。惠及学生1178人,免费金额共计1260052元。

  近年来,伴随着乌海经济的迅猛发展增长,按照乌海市打造自治区西部重化工基地和教育培训服务中心的城市发展的策略,乌海的职业教育在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同时,从始至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服务的方针,走出了一条立足地方、服务经济、规模办学、特色突出、质量较高的良性发展之路。在2004年乌海职业技术学校和乌海学院整合与创建之初,两所院校就紧紧依托乌海及周边地区能源、化工、建材、特色金属冶炼四大主导产业,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学科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逐步形成了与当地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服务体系。乌海学院开办了热动、电厂与电力系统、煤矿开采、网络技术、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环境监视测定与治理、物流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24个专业。建校以来,学院按照开放办学、开发建设和创新机制、创建特色质量品牌的“双开双创”发展的策略,已形成了以高职高专为主,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办学,以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为两翼,与高校联合办学搭建学历提高和技能提升立交桥,与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构建就业立交桥的“一主三多、两翼双桥”办学模式。乌海职业技术学校则开设了机电一体化、化工、矿山机电、商贸英语、工民建、热动、汽车驾驶、艺术幼师等18个专业,同时学校也是乌海市属7个委办局、13家大中型企业的定点培训单位,成为乌海市集职业教育、岗位培训、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两所院校毗邻而建,同处乌海教育园区。专业设置既有各自特色,又可共享教育资源、互为补充。目前,两所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均在80%以上,个别专业的毕业生更是成为了众多企业的“抢手货”。

  多年来,我市高度关注教育民生,在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四免一补”、“零收费”和低保家庭学生在普通阶段教育免费政策后,政府、社会、企业积极开展捐资助学行动,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决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上不起大学。先后实施了妇联的“春蕾计划”、团市委的“特困学生市长助学行动”、市残联的“扶残助学项目”、市民政局的“低保大学生求助”、市红十字会的“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关工委的“扶困助学行动”、市总工会的“金秋助学行动”以及企业的句子助学项目,如移动通信公司的“传递爱心,成就梦想”捐资助学行动、乌海市光彩事业弘业助学基金会、神华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教师培训基金等,形成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

评论一舟